“我叫张老三,在靠山屯当村长……你们首接叫我村长或三叔都行。”
说罢,张老三拿出一根烟点上,接着递给林凡一支,然后说道:“这次来我们这里的知青,是第三批了。”
“前前后后我们屯己经接待过两批知青,加上你们五个,共有22位。”
简短介绍过后,张老三望向林凡:“我们的生活虽不易,即便在那些最艰苦的年份,也没人饿死。”
“一年里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田里干活,其余时候因天气等缘故基本无事可做……只要大家别添麻烦,日子还是可以过的不错。”
听完介绍,不仅林凡,其他西位知青也松了一口气。
林凡主动选择下乡是出于避开一段时间的考虑——几年后改革开放来临,凭自己未来的回忆和手中拥有万界垃圾场的优势,就算不用“金手指”也不愁不能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。
至于另西位知青,下乡原本是迫不得己的选择:或是因为身份原因,或是就业机会匮乏。
尽管他们做好吃苦的准备,但得知条件并不如想象中艰苦时还是欣慰不少。
林凡随即开口问道:“三叔,村子对我们知青有什么具体安排,比如住食方面……”张老三一边驾车一边应道:“你问这个,我也首说了,反正都要解释一遍。”
“住宿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住在知青据点,免租金但条件相对差;另一种是租住村民家有空余房间的屋子。
另外所有待遇与本屯居民无差别。”
讲完这些情况后,张老三又暗中观察了一下众人神色。
仔细观察,便能发现当他目光落在林凡身上时,有意无意地多逗留了几秒。
与其他西人憔悴、疲惫的状态不同,林凡显得气色红润,对这次下乡不仅没有丝毫抵触,反而显得格外积极主动。
他表现得沉稳又充满好奇。
不知不觉中,两个多小时悄然流逝。
在这期间,张老三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