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娘反应过来,夹脚就要逃走去叫人,可还没拔开腿便被李十八擒住。扭打中两人打了个照面,都怔住了。
他们是见过面的。
就在几天前,阴雨绵绵的苏州河,是他把她背下了东厂的船舫。桂娘迷迷糊糊醒来,看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这个异常苍白瘦削的男人。
桂娘愣了愣,看着李十八眼中也有同样的恍惚,忙道:“这位爷,你就要把我的胳膊掐断了!你行行好,略松松手罢,我不跑。”李十八一语不发,却真的把手松了松,桂娘一咬牙,趁机奋起身就要挣脱,被李十八察觉,反一把勒得更紧了,桂娘立即溃败,疼得哎哎哟哟叫出眼泪。
祁王瞥了一眼,示意李十八堵住桂娘的嘴,自己一步步地走向了那缸边。
银瓶也摔得不轻,好容易挣扎着爬了起来,才露出脑袋,见那祁王走过来,吓得又立刻蹲回了缸里。
她战战兢兢仰起头,正对上祁王往里探视的目光。
他那双含水的眼睛流光溢彩,因为天黑,模糊了形状,仿佛融入了天上的星子里。
分明是紧张的时刻,可两个人都想到了那个词——
祁王把手肘撑在缸边,托着下巴挑眉笑:“都说瓮中捉鳖,本王今日才算见了。”
第二十七章
银瓶对祁王,是一点好印象也没有的。
她也从来没有单独和他相处过,上回有裴容廷跟他对峙,再上回他还在冒充那什么劳什子赵公子。至于在藩王面前行动的礼仪,小甜水巷没教过她,她也一窍不通。只好以最朴素的方式,在给缸里给祁王咣咣磕了三个头,提心吊胆说了句“见过殿下”,此后无论祁王再说什么,都不肯开口了。
“你原来叫什么?”
“本王问你话,你叫什么。”
“嗯?”
银瓶跪在缸底,挺直了背,半天才逼出细细两个字:“银瓶。”
祁王道:“我问的是你的本名。进小甜水巷之前总得有个本家儿罢,你本来姓什么?”
对于银瓶而言,自己的乡籍姓氏早已失落无考,而祁王又是个极危险的人物,她不知他打听这个做什么,也答不上来,索性又呆住了不说话。祁王又问了两声,竟也没动怒,只是直起身子闲闲笑道:“亏礼废节,谓之不敬。只凭你现在的举止,就该当场打死——”
银瓶慌忙抬头,定了定心,方搬出了裴容廷为自己壮胆:“殿下、殿下是找我们裴大人来的罢……妾身在大人跟前失礼,罪该万死,只是妾身也不知大人往哪里去了,殿下还是往前头坐坐,叫他们正经款待殿下的好。”
然而就是这话捅了娄子。
祁王听她一口一个“我们大人”,一口一个“妾身”,说得亲热,不知怎的脸上就有点挂不住。他收敛眼底的饶有兴致,恢复了惯常的冷笑:“也罢,那你就在这儿待着吧!”说着拎起那倚在缸边的木头盖子,提着它就要盖在缸上,又吩咐李十八:“去找块石头来,给我压在这上头。”
前儿才下了雨,这缸里也积了薄薄的水,再压上盖子,密不透风的,当是腌咸菜么!不憋死也要吓死了。银瓶一骨碌爬起来,再一次露出脑袋,伸出手来护在头顶,阻挡那个随时可能盖下来的盖子,口中忙道:“别别!回殿下的话,妾身的姓氏,我自己也,也不记得了。”
她在缸里闷得脸色通红,皮肤本是雪白的,在黛蓝的沉沉的夜里,天上的星子是流光闪烁的渣滓,月光微弱,只有她的脸白得实实在在,像个小白月亮,那抹潮红就是浮在月亮上的彤云。一双眼睛水汽朦朦,也许含着眼泪,傻里傻气的,却傻得真诚,让人很难不相信她的话——这样傻的人,恐怕也不会撒谎罢。
当年北京有名的千金大小姐,就是这么个小家子气的女人,也配做他的妻?
留着做通房还要掂量掂量,也只有那姓裴的把她当个宝贝。
祁王在心里轻蔑银瓶,轻蔑裴容廷,展现在脸上的,却是一缕酸溜溜的笑意。他生着极乌浓的眉眼,但是那深潭似的眼睛并没有给他带来半点可靠。相反,他不笑的时候显得博浪,笑起来,桃花眼的眼梢往上剔着,又像只不怀好意的狐狸。
银瓶被他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只觉得瘆人,忙又补充道:“早些年妾身生了场病,醒过来的时候,什么都不记得了——”
祁王淡淡剪断她的话道:“这都是裴容廷教你的罢。”
银瓶皱了皱眉,不由自主看向了祁王,眼波里没有半点慌乱,惊讶,只是茫然的疑惑。
她不懂:“殿下说什么……是大人教给我的?”
祁王深深又把她看了两眼,银瓶那琉璃珠似的透亮的眼睛更给他添了一层阴郁,如鲠在喉,吐也吐不出来。
女人是天生做戏的好手,他知道,自从那年那场彻骨的背叛,他便知道了。
看此情形,要么她的确忘记了一切,要么她便是故意做出这种憨态,揣着明白装糊涂。无论是哪一种,只怕他都问不出什么了。祁王冷着脸默然了半晌,忽然瞥见小路尽头隐有微光。他心思一转,又悠悠问向银瓶道:“你想出来么?”
银瓶只当他要放过她了,大喜过望,忙抚着心口道:“出去……能出去自然是再好不过了!殿下请看这水缸底下有个小凳子,妾身原是踏着那凳子上来的。不敢劳烦殿下,但求殿下让那位军爷放开妾身的姊妹,让她把那凳子递给妾身,妾身出来再给殿下磕头——嗳——”
一语未了,她忽然觉得肋下一紧,男子略高的体温将她裹挟,衣料摩挲出沙沙的隐秘的响声。银瓶脚下一空,再回过神时,竟已经被祁王用手托着双腋提溜到了半空,像个小孩子被亲戚家的大哥哥抱在高处,随时都可以把她抛下来戏弄。
可她毕竟不是小孩子了,银瓶急得面色煞白:“不成,不成,别,您——殿下还是把我放回去罢!”
他散漫道:“怎么,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么?”
脸对脸和他相对着,他仰着唇角,那点子似有似无的笑实在可恨。他并没有放她下来的意思,即使他是个王爷,男女有别,叫人看见成什么样子!
银瓶因为出身不好,尤其注意与男子的言行,只怕叫人戳脊梁骨说闲话。
她这边咬得牙都碎了,那小路尽头的亮光却越发近了,银瓶隐约看出是一队侍卫打着黑丝网罩着的红纱灯笼,簇拥着个披鹤氅的男人。虽看不清眉目,可这样的规制,又是往这个方向,自然只能裴容廷!
她心里轰然一声,口不择言低叫道:“殿下行行好,把我放下来罢!准是我们大人回来了!”
可祁王的笑意愈发深了。
他甚至把银瓶搂在了怀里,任由她浑身发抖,拼力挣扎,直到裴容廷也察觉出前面的状况,快步走到了他们面前。三四柄大纱灯照得眼前恍如白昼,可那竹林上头还是乌夜沉沉的碧落。裴容廷站在明与暗,灯火与黑夜之间,石青排穗鹤氅直直从他身上挂下来,更显出列翠成松的挺拔。
他认出了祁王怀里扭着脸儿的姑娘竟是银瓶,一时震得煞住了脚步,蚀骨剜肉般盯向了祁王。
祁王笑道:“正好,在这儿遇上中书,本王才想去辞辞你,不想半路就见你的爱妾——”他咬牙切齿,“这小妮子自己不仔细,就掉在水缸里头,本王才捞了她出来,倒碰见中书了。”
银瓶被另一个男人搂抱着,没脸见裴容廷,又羞又气,一声“大人”又叫不出口,只好满眼是泪地别过脸,死死咬着嘴唇。祁王侧脸看着她,竟叹了口气,以一种奇异的温柔道:“好了,知道你吓着了,别哭了。”
他才要伸出手去擦掉银瓶的眼泪,便被裴容廷劈手夺了去。
银瓶跌回裴容廷的怀里,清冽的沉香气重新充盈鼻尖,她像是瞬间有了依靠,眼泪一下子滚出来。她不知道裴大人会如何看她,也不敢去抱他,只好捂着脸呜呜哭了出来。
她的哭声低低的,风声却很凛然,竹叶摩挲着石墙,沙沙有声。
祁王手臂空了下来,拉紧了自己的紫绒鹤氅,望着裴容廷笑说:“本王救了中书的爱妾,不知能得着什么谢礼?”
然而裴容廷恍若未闻,只后退了两步,平静如水地说了一句“不送六殿下”。
他的眼睑微微垂着,也似乎低了低头,可那清俊的脸映在灯影下,一半明,一半暗,阴影里结了冰。他也不等祁王的回应,说罢便径直往小路深处走去了,他身后的侍从却不敢越过祁王,都打着灯笼低头了半日,只等祁王也冷笑着离开,方匆匆追了上去。
远离了祁王,银瓶终于活了过来,立即强忍住抽噎,指天誓日地为自己分辩道:“大人,我、奴——呃,奴也不知那祁王为什么拽着我!……大人没来的时候,他也不是这样的。奴没有背着大人招惹他,只是……是他问了奴些奇奇怪怪的话——呃——除此之外,再没和他说一句话!若奴撒一个字的谎,管叫这一身的皮肉的烂掉,到明日不得好死——”
一语未了,裴容廷却忽然瞥向了她:“他都问了你什么?”
他的脸色铁青,因为在银蓝的月色下,更显得阴鸷。
银瓶只当裴容廷果然为她的不检点生了大气,登时把心凉了一半,才要开口,他们却已经走出了竹林小路。面前豁然开朗,院门半开着,流出里面融融的灯火,有小厮看见,急急忙忙迎了出来。
裴容廷轻轻掩住了银瓶的嘴。直到回了丹房,打发走了看烛火的小厮,他方把银瓶放在了靠墙的一张官帽椅上。他另拖过一张椅子坐在她对面,一壁抽出自己的汗巾叫她擦眼泪,一壁又重新问道:“说罢,他方才问了你什么?”
银瓶也小心瞅着裴容廷,小声道:“就是……问我姓什么。”
果然印证了他的猜度。裴容廷暗地里咬牙,表面上不动声色,只是问:“你怎么说?”
“我说我不记得了。”
“还有什么?”
“然后就没有什……对了,他还问我这样说,是不是大人教的。”
裴容廷默然了片刻,淡淡“唔”了一声。
他早已猜度出祁王此行不过是打探她是不是真的失了记忆。然而方才那一幕,他当着他的面把银瓶困在自己的怀里,除了对他的挑衅,可也有一丝一毫是因为银瓶?……虽然他与她也不过只见过两面。
裴容廷怀着心事,银瓶也被他沉重的神情弄得如坐针毡,抿了抿嘴唇问:“大人……生我的气了罢。”
裴容廷回过神,也没说话,只略叹了口气。
银瓶对祁王的避之不及显而易见,他纵是生恨,纵是吃了多少干醋,也绝没有理由迁怒于银瓶。他才要拉过她的手来握住,却见她袖子下半掩着一块瘀青,忙揭开袖子来看。银瓶见状,忙怯怯笑道:“想是我坐在缸上跌下去的时候,不小心摔的,就只有这一小块,不碍事,一点儿都不疼。”
裴容廷蹙眉道:“我才刚就要问你,好好的,你坐水缸上干什么?”
银瓶登时红了脸,忙低下头,张张嘴说不出话来,半日才道:“是我和桂娘看、看北斗阑干来着。”
坐在水缸上看星星,从来没听说过。裴容廷虽怀疑,但两个姑娘凑在一起,也难免有些让人费解的奇思妙想,他也没再追究,只起身去叫预备洗澡水,又差人去取活血化瘀的山羊血黎洞散并烧酒来。
第二十八章
山羊血黎洞膏须用烧酒化开抹在淤血处,银瓶一连敷了几日,直到他们上了船也还在用着。
说起他们上的这艘船,银瓶自打看见头一眼,便知道下半辈子都有了吹嘘的由头。
她在苏州的时节,那七里山塘,常年停着江山船,一色儿朱漆的宝柱,描金的阑干,名花满座,琉璃映彩,已是说不尽的精巧风流。可遇上这京杭运河上走水的大宝船,就像是小鬼见钟馗,再不值得一提了。
自枫桥镇上船,那姑苏一带的官员都赶来拜别,银瓶与桂娘没下轿子,躲在里头往外偷看那高大如楼的大船,小声笑道:“都说‘大家子住大房’,不想他们坐的船也这么吓人!不知可就是他们打仗的船不是?”
那静安在一旁护卫,听见这话凑近了笑道:“二位姑娘不知道,征讨的那南越原是个岭南旁边穷乡僻壤的山坳子,哪里用得上恁大船!——纵用得上,也不该是这船。战船专门有战船的规格,这宝船却是图个架子大有气势,是专门给官员观礼用的,经不得大风浪,在江内行一行倒也罢了。老爷此番回京,实是凯旋,给万岁爷添了大光彩,故才赏了这船坐,是前儿才从南京的龙江造船厂调来的。”
怪道是观礼的船,上去了才知道内舱也是一样的气派。
上下三重船板,银瓶随裴容廷住在二楼,可以凭栏望江景,又不至于挂起风来摇得厉害。
重重叠叠的舱室,像座小宫殿,重门对开着,九曲十八道回廊。
银瓶自己也有个小卧房,与裴容廷仅隔一道壁板,纵不及他的正房一半齐整,也是一样的精细设置。进来一块开阔地方,对着门摆着两张官帽椅,搭银红芙蓉褥子,海棠小高几上放置瓶炉三事,正经的乌漆铜鼎摆在东边靠墙的条案上,西边挖进去一块,像个小暖阁似的放着架子床。
这一日吃了午饭,银瓶趁裴容廷在那临时的书房里忙正经事,忙到楼下将桂娘拽回了屋子。她从乌木小抽屉里寻出个小白瓷瓶来,里头装的就是山羊血黎洞膏,又从床底下抱出小半坛烧酒来,自己合上纱屉子,背着身坐在床上,褪下了烟里火回文锦袄儿,把贴身穿着的浅丁香洒金点子的缎子主腰也拉下来一半,露出两弯膀子与雪白的脊梁,轻声道:“劳烦你罢。”
其实上回跌在水缸里,她可不止摔了手臂,连肩胛都撞出一片青。只是她和裴容廷说自己只伤了手腕,后背那地方自己够不着,只好叫桂娘帮忙上药。
桂娘会意,把烧酒倒在茶杯里,放入两块膏子药,举在灯烛旁边,借着那点热气儿用簪子搅开了。这会子江上下小雨,才过午时,也是灰灰蒙蒙的。她用手帕子揉在银瓶背上,笑问道:“这两日你身上还疼么?我不是说你跌出来的伤,就是,就是那天早上——”
银瓶垫着枕头趴在床阑干上,把脸微微红了,摇了摇头。
桂娘低声笑:“那天是怎么弄的!——你不是说你们大人——”
“想是从前他……他没使出十分手段罢。”银瓶回想起那一夜痛苦与爽利,恐惧中却也不免把腿并了一并,换成一个可以护着小肚子的姿势,抵挡上涌的酸痒,“所幸这两日他没再——不然,我真要死了。”
她的声音埋在手臂间,闷闷的,但是并不凄惨,反有种婉转的羞涩。
床笫上的事,于爱人间是人间极乐,即便其中有疼痛,在回忆时也会成为一种艰难的刺激。然而桂娘不懂这些,她怜悯地看着银瓶的脊梁,轻轻道:“男人图受用,只苦了女人,哎!——罢了,我教你个办法,你实在挨不过的时候,说点好听的,激一激他们,长痛不如短痛,忍着也就过去了。”
银瓶愣愣的,问道:“好听的?什么好听?”
桂娘没柰何,撇撇嘴,咬着牙像是在说什么极恶心的东西,“比如叫他们什么‘爹爹’——”
“爹——”银瓶重复了一个字,便已飞红了脸。她生长在勾栏,这话自然听过,就连那一晚——吴娇儿叫祁王,也用过这样的这称呼。她在脑子里过了一过,正试图想象她如此叫裴容廷的场景,忽然听桂娘又呀了一声,又说了什么。
恰巧这时,外头走过许多侍卫,男人脚步重,这船板又悬空,咚咚响成一片。
银瓶没听清桂娘说什么,也没听见那门被推开,有人走了进来。
她问道:“你方才说什么?”
桂娘道:“我说你这主腰里头缠着的是什么东西,白绢布么?”
银瓶叹了口气道:“快别提起,你没发觉么,我这些日子胖了好些了。”
桂娘拉着她的手臂打量,笑道:“让你这么一说,这腕子倒的确比从前粗了一圈儿——不过也不过分,这才像个正常人,从前也太瘦了些。”
“真要都胖在胳膊上腿上倒也罢了。”银瓶顿了一顿,把一只手虚虚攥着,在半掩着的乳肉上比了比,苦恼道,“就是这两块肉没眼力见儿,长得也忒快了些,我只好用布裹紧了,好在我们大人这几日没发觉……”她的声音低了下去。
江南的文人推崇郊寒岛瘦的那一路身个子,弱柳扶风,一步三摇,方显女子动人之处。譬如前朝杭州的冯小青,活着时“瘦影自临春水照”,临终时自绝饮食,只吃梨酒,诗情画意地饿死了,才堪配那文人笔下脆弱朦胧的西湖。
苏州的瘦马处处以从前的名妓为榜样,恨不能“楚宫多饿死”,银瓶自然也不例外,被饿得瘦骨嶙峋,不想才吃了两日饱饭就立即丰盈起来。银瓶想着,又叹了口气,懊恼地拍了拍小枕头。桂娘笑道:“这有什么好叹气的,叫他发觉了又怎么着,没准儿他还就喜欢——”一语未了,却听身后似有隐隐窸窣,桂娘一回头,正见裴容廷穿一身湖色熟罗夹道袍站在她身后。
桂娘魂飞魄散,忙不迭就要起身见礼儿,那裴容廷却微微蹙眉瞥了她一眼。
他从桂娘手中拿过了蘸了药酒的手帕子,挥挥手打发走了她,自己在床边坐了下来,继续不动声色替银瓶擦拭。银瓶把半露半掩的脊梁对着他,仍困在自己的哀愁里:“你哪里知道!我们大人读了这许多年的圣贤书,想必也喜欢瘦削美人,不然也不会来苏州买人,也不会看上那一年的我了……”
“可是当年我看见你,唯一的不好,便是太瘦了些。”
一个惯常清高的人,一旦堕落下来,便把整个世界也拽得落了下去。他说出这句床帏密语,银瓶顿了一顿,脸颊仍飞满红,却用汗巾半掩着抬起头,似嗔非嗔瞥了他一眼,清凌凌的眼睛似一痕秋水,“这还是白天呢……”
这句话说得鬼使神差,裴容廷原也并没有十分意思,这下子倒真成了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第二十九章
天气凉了,但江上的月亮依旧是潮湿的月亮,清辉淌了一地,也像是水波。
裴容廷临案俯身站着,一只手修长的指尖点压在案上,另一只手提着笔,仿佛在写什么东西。
灯不甚亮,只泥金了他瘦削巍峨的侧脸,是南北朝时的佛像。
银瓶站在他身后,提着衣裳踮起脚,鬼鬼祟祟走了过去。已经足够小心,却还是听见他闲闲开了口:“赤着脚走凉地儿可是要冻出病来,还不快去捂一捂。”他头也没抬,只把笔端略指了指案旁的一张熏笼。
“嗳,是……”银瓶讪讪应了,忙溜到熏笼旁,身下有点酸,只能盘着腿坐下。笼下烧着暖香,她见身旁放着些小白瓷碟子,盛着黑乎乎的膏子,才要偷偷拿起来看,却又被裴容廷逮了个现行:“你别碰,那是广匀胶,粘在手上不好洗的。我是要用它淘澄颜料,天冷了,都凝涩了,所以笼了盆火化它。”
“颜料?大人要画画儿么?”银瓶眨着眼睛向裴容廷张望,正见他案上摆着张半月似的宣纸扇面,笑道,“大人在画扇面儿呀!”她耐不住好奇,忙又起身跳到他身旁,一只脚踩在另一只的脚背上,松松揽着裴容廷的手臂。看那扇面,见上头洒着细金,右边画着清挺的碧叶与淡紫的兰花;左边留白,只题字,写着:
庚子仲秋写,裴彦章
赠
畹君女史
清玩。
银瓶不解,忍不住读出声来:“裴彦章……”
裴容廷淡淡笑道:“是我的表字。”
银瓶愣了一愣。既然裴彦章是大人自己,后头的“畹君女史”又只会是个姑娘——男子赠女子扇子,又是自己画的,就像女孩子赠情郎头发香袋儿,向来都是定情的信物。她回过味来,心上像被放了个冷箭,钉在地上动弹不得。
裴容廷自己闲闲端详着,又瞥向银瓶微笑道:“你觉得可还好?”
银瓶忽然长了骨头,也不再依偎着他,直起身别过了脸,轻轻道:“大人不该问我。我觉得好不好,又有什么要紧。”
这当然是送给她的。但一个甜相的女孩子吃起醋来,就像风吹皱了芙蓉花,别有一种别扭的可爱。裴容廷决定不告诉她,故意似笑非笑道:“先给你瞧瞧罢了。你觉得哪儿不好,或有该添一笔减一笔的地方,我把它改了,也好把最好的呈给她。”
银瓶像灌了碗冰湃梅子汤,没放糖,心里又酸又苦。早该想到的,裴中书家大业大,会体贴,床帏间又知趣,不多讨几个老婆简直暴殄天物。他说想和她天长地久,也不妨碍同时还和十个八个天长地久,享那齐人之福罢?也许这就是要带回去送给他在北京的相好。她一阵一阵泛酸,却强忍着不肯表露,重新看向那扇面,尽职尽责地斟酌道:“兰花太静,也许添只蝴蝶,更活泼些……”哽了一哽,忽然想起下午时裴容廷意乱情迷时叫出的两个字,忍不住扭头惊讶道,“这位‘畹君女史’,就是大人口中的那个——那个‘畹畹’罢!”
她果然还记得。裴容廷的心沉了一沉,却不动声色,半含笑“唔”了一声,“那你知道她是谁——”
“……她很美罢。”
越是这个时候,女人越要关心对方的姿容,甚至超过了男人自己。
裴容廷无奈笑道:“嗳,美。我再没见过比她更美的。”
前儿不还说她是“绝代佳人”么!不还说她可着他的心长么!银瓶把眼圈儿红了,扭头瞅了他一眼,水光泛泛的月眼上是微蹙的眉,那不敢怒也不敢言的幽怨委屈,叫裴容廷又心疼又要笑。看她那眼泪就要绷不住了,他方叹了口气,揽着她的肩强搂在怀里笑道:“瞧这脸子,好个脸酸的丫头。你不信?等着,等我找出她的小像来,瞧你服不服。”
银瓶忽然没了胆量去面对那个美人,推他道:“嗳呀,我不看,我不看!”然而裴容廷一面按住了她,一面从案上的匣子里寻出一把水银镜,递到银瓶面前,扳过她的脸道:“喏,她的模样就在这儿。你自己看看,看我说谎了没有?”
直面自己在镜子里红溶溶的脸,鼓着嘴,赌气的样子。银瓶不由得愣住了。
“‘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’,自《离骚》后,九畹便成了兰花之典。”他娓娓道来,是宦场上历练出的不紧不慢的声调,沉稳又清冽。放下镜子,瘦长的手搭在她胸前,拨弄她小衣的小金丁香钮子,“我一心想给你取个雅号,卿卿眉如兰叶,两靥生香,正和这个畹字相配。思量了好几日,今儿不小心说溜了嘴,倒叫你先听着了。你还喜欢么?”
当然是骗她。这不过是糊弄,为掩盖自己的一时之失临时想出的法子,免得她存在心里日夜琢磨。用谎言遮掩并不是一个好办法,好在他哄骗她游刃有余,三言两语便能编出一个故事,一场梦。毫无破绽,永远不会醒过来。
显然,银瓶信了。
镜子里的小鹅子面低了下去,看不见眼睛,却依然可以感到她浑身的羞赧。
“畹君,畹畹。”
她在昏黄的灯下低声诵读,心仿佛涨大了,从里面长出一个新生的人,不再是小甜水巷里任人戏弄的花娘,是“君”,是“女史”,也可以明公正道地被喜爱,被尊重。
她不想流出眼泪让裴容廷笑话,忙吸了两口气,把手卷着案上青毡的一个角,且不去理会裴容廷对的发问,没话找话道:“受这样重的礼,叫我怎么敢当?只好回头讨大人的鞋样子来,做两双孝敬给大人,粗针烂线,只表奴的情罢。”抿了抿嘴,又微笑,“说起来,奴也该给太太和大人房里的姊姊们做些针黹。若不嫌弃,就每人做一套香袋扇套儿罢,只不知大人房里有几位姊姊?”
裴容廷见她那小心翼翼试探的样子,心下了然,笑道:“竟不劳你费心,我房里并没有人能消受。不过你要闲着没事,做出来有多少算多少,都给了我倒使得。”
银瓶抬头,睁圆了眼惊异道:“大人的意思……大人还未娶妻么?怎会,都这个年纪了——”
裴容廷挑眉:“这个年纪?”
他十九岁入仕,又升得太快,二十几岁的人成日混在老叟堆里,一向受人质疑轻视。不想官场上被人指摘太年轻,在婉婉跟前,又成了“这个年纪”,他一把捏起银瓶的脸,嗤笑道:“自古嫦娥爱少年,卿卿青春年少的,原来已经觉得我老了——”
“哎哟,哎哟,我说错了,大人饶了我罢。”银瓶笑着躲闪,忙道,“不是老,只是吓一跳,大人这样出众的人才竟会留到现在!北京那些朱门绣户的丈母娘怎么就肯放过您?——哎哟——我又说错了!”
银瓶又疼又痒,昵笑不止,滚到了案前的楠木圈椅上,裴容廷一转身,就将她困在了椅子里。他两边扶着扶手,背着昏昏的灯火,高大的身个子像玉山的影子。银瓶无处躲藏,只得拉紧了身上那宽大的袍子,睁着眼往上瞧,一双琉璃珠子滟滟。她又笑又怕,却忽然听裴容廷低声说:“若我说,我不成亲,是因为一直在等着婉婉,你会信么?”
银瓶愣了一愣,伸手虚虚捶他一下,嗔笑道:“嗳,您去年才见我头一面,又说这话,当是哄傻子呢!大人也太不会骗人了。”
裴容廷没说话,唇角仍是仰着,眼睛却在阴影里沉静下来了。
得了这新名字,银瓶一晚上没睡好,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桂娘房里展示这把扇子。那会儿天才将明,桂娘还睡未起呢,一半纱帐垂着,就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给小袄扣钮子,半天也没扣上,打着呵欠道:“我又不认字儿,也看不懂。这上头写了什么,能让你这么高兴?”
银瓶抿嘴笑道:“我们大人在上头给我起了个雅号,叫畹君,你听着好罢!”
“畹……畹?”
“对,就是畹畹,大人也这么叫来着。”银瓶眉飞色舞,却瞥见桂娘怔忡的神色,在她跟前晃了晃手道,“你愣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