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

类别:科幻灵异 作者:佚名 本章:第211章

    第356章

    局面恶化

    悦贵妃对皇帝俯首,但对太后,可不客气。

    之前都在慈云宫翻脸了,她和惠妃一起“欺负”过太后。何况此时,太后率军叛乱,已经成了阶下囚一样的人,她又怎么会受太后的气。

    闻言,悦贵妃便抬起头来,对着太后大声道:

    “本宫的猫儿再能干,也不如太后能干。本宫的猫儿只能把宫外的野猫吸引过来,给陛下递来军情消息,助陛下退敌平乱。而太后您老人家,可是能把百里之外的叛军都吸引过来,要逼着陛下退位呢!”

    太后眯了眯眼,“悦贵妃一向都是伶牙俐齿,善于狡辩……”

    悦贵妃不等她说完就打断,冷哼道:“那也比不上太后您向来都喜欢大权独揽,善于兴风作浪。”

    “够了!”

    皇帝厉声止住二人争执。

    他冷冷看向太后:“太后不在屋里好好‘休息’,出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他再怀疑悦贵妃和谢惟舟搞什么鬼,也深知悦贵妃不会轻易背叛他。而太后,却是制造这一切混乱的始作俑者。

    太后迎上皇帝冰冷的目光,一改不久前的隐忍,得意地扬起了嘴角。

    “皇帝,是不是宫外有了确切的消息?那支情况不明的军队,让你很棘手吧?需要哀家帮忙么?”

    “太后,你是忘了自己的处境么?”皇帝皱眉。

    “皇帝,你也别忘了自己的处境。”太后上前两步,轻声提醒,语气十分慈祥,“哀家虽然下了退兵的手书,但战事已起,底下人岂甘愿背上谋逆大罪,自然是要一条路走到黑。城中混乱,正源于此。这已经不是哀家手书能控制的了,除非……你让哀家出去,让哀家带来的军将们亲眼看看哀家,听哀家保证他们的性命和日后荣华富贵不受影响,这场危机,才能化解。”

    皇帝不耐烦摆了摆手,呵斥宫人,让他们将太后“请”回内殿。

    “太后若是还想随便出来走动,朕恐怕就不得不捆了您。”

    太后淡淡看他一眼。

    笑着,转身走回去,不需要宫人胁迫。

    她相信皇帝会回心转意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事关重大,不管臣妾是否有罪,还请陛下明察。”

    悦贵妃还跪在地上,见皇帝打发了太后,连忙低声提醒。

    若真是鞑子军队混进了大梁,还进逼京城,那可不是小事啊!

    她正是怕事实如此,才在左思右想之后,决定必须将字条呈现给皇帝。至于自己会不会因此获罪、被皇帝猜忌,那都事后再说。大局为重,她拎得清。

    皇帝冷声:“你先起来。”

    命宫人带悦贵妃去偏殿休息,实则是看守。

    而后才叫了心腹禁卫出宫,带着手谕去找虎贲卫,调查城外军队是不是鞑子伪装。

    而这时候,城中的局面,已经越发坏了。

    叛军和城防军全都杀红了眼。

    已经不是最开始各有顾忌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家家关门闭户,没有百姓敢出来,每条街道上都有血和尸体,喊杀声震天。

    战斗白热化。

    双方不仅在街上厮杀,也会闯进民宅躲藏和追杀,因此波及了许多百姓。

    而城外那支突然出现的军队,也有一部分人冲进了城中。

    他们的目标是叛军。

    因此城防军以为他们是援军到了,精神振奋地跟他们合作,里应外合绞杀着太后带来的军队。

    三方混战,血流成河。

    等皇帝终于接到密报,查清了不明军队真是鞑子伪装的时候,十万叛军除了最初逃走的那部分,剩下的已经死伤过半,只剩了大概三四万人在苦苦支撑,且多半负伤在身。

    而城防军和西山大营也损失惨重,所剩下的人,不过几千了。

    那支后来的不明军队,却是源源不断,不知不觉的,竟然把京城的东门和北门都给堵住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有旨!命镇国公速速整理全军,并与太后带来的军队合二为一,共同御敌!”

    皇帝下达的命令,让镇国公差点当场骂娘。

    守城军和叛军打了大半天,不死不休的局面。

    这时候让两方合二为一?!

    他可以听命,底下杀红眼的士兵们,能听命?

    若是告诉大家,那些“援军”是鞑子,岂不是更加动摇军心了。大战之时,最忌人心涣散啊!

    “臣……领旨!臣必当竭尽全力!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

    镇国公忍骂接旨。

    立刻命手下亲卫去各处传令,大声吆喝着不要再打了,大家一起对付伪装的鞑子。

    果然,不出他所料。

    白热化的战场一度停滞。

    而短暂的惊愕和停顿之后,就是大范围的混乱。

    城防军在骂人。

    叛军也在骂。

    大家边打边骂。

    战斗已经不成章法。

    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该继续打谁。

    真正的敌人,在此刻露出了獠牙。

    那支不明军队的士兵们,突然全都解开了头上兜帽,露出鞑子男人特殊的发型。

    饿狼一样,朝着大梁将士们扑去!

    第357章

    伪装

    “哦豁!!”

    “竟然这样??”

    鞑子队伍中后部,刚浑水摸鱼来到这里不久的绯晚三人,有点傻眼。

    鞑子们受了令,纷纷摘掉兜帽脱去伪装,露出了特殊的发式。

    这样方便作战,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砍杀大梁士兵。

    可是绯晚三个就尴尬了。

    若摘了兜帽,露出中原发式,无异于送人头给敌人砍。

    不摘,颇为扎眼。

    “扎巴拉卡慕达咧!!”

    绯晚举着单刀高呼狂喊,一脸疯狂往城门方向冲。

    压低嗓子装男人的声音。

    喊的是鞑子话:杀了这群南狗!

    谢惟舟和马小凤立刻会意,见样学样,也跟着她疯狂前冲,比周遭任何一个敌人都激动。

    一副杀疯了,连军令都不顾、忘了摘帽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扎巴拉卡慕达咧!!冲达拉崩!!”

    三人所过之处,感染了许多鞑子士兵,大家也跟着疯狂奔跑,疯狂呐喊。

    于是就没人注意他们几个不摘兜帽的古怪了。

    谁会怀疑奋勇冲锋的勇士呢?

    三人总算躲过一劫。

    但刚才好不容易和指挥令旗拉近的距离,却也白瞎了。

    很快几人又跑回了原来出发的地方,并且越过去,直奔城墙下。

    这里已经打得一片混乱。

    “擒贼先擒王计划失败!”

    谢惟舟一脸晦气。

    望着敌人指挥令旗的方向眼露凶光。

    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,却半途而废,胸腹中一股窝囊气无处发泄。

    绯晚低声道:“跟我来!”

    她带着两个人,灵活却也艰难地在混战中穿梭,偶尔作势佯攻梁军,其实并不下杀手。

    在乱军中摸鱼,十分危险。

    既要装作奋勇杀敌的样子,又不能真杀梁军。既要躲着梁军的攻击,又得警惕被鞑子怀疑。战场上的乱刀流矢又不长眼,必须时时躲避。

    三个人即便互相策应,也是险象环生。

    “那边!”

    终于随着一股鞑子兵进入京城之后,绯晚发现了一条可以藏身的巷子。

    趁人不备,三人跳过巷子口横七竖八的尸体,进去躲避混乱。

    这条巷子显然之前有过恶战,死人不少,血腥气呛鼻。在巷子深处,几人拖过一些尸体,堆在一块,叠高了做遮挡。

    绯晚让两人坐下,摘了兜帽,快速给他们编辫子。

    旁边的尸体就有鞑子兵的,她从尸首头上摘下发绳、发饰之类,给谢惟舟和马小凤戴上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两个满头小辫子的鞑子兵新鲜出炉。

    谢马二人看看彼此,都觉得很滑稽。只是周遭喊杀声震天,眼前满地尸体,实在是笑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手挺巧啊。”谢惟舟看向绯晚的目光有些审视之意。

    她伪造鞑子的发型,也太快速了。

    而且刚才一路冲过来,她嘴里喊的鞑子话,似乎不光是战场上现学现卖。有两句他并没有从周围听到,她又是跟谁学的?

    绯晚不理会他的怀疑,快速把自己头发也编好了。

    女子头发长,她特意做了回环伪装,最后又把所有辫子绑在一处,粗粗看去,就看不出是女子长发了。

    把脸上再多抹一些血痕和泥土,手和脖子也弄得脏一些,她便是一个瘦弱的鞑子青年。

    “稍微休息一下,咱们再去。”绯晚低声提议,又问,“你们要回家吗?”

    如今进了城,谢惟舟家就在东城,而马小凤也可以去保护一心惦记的情娘。

    谢惟舟答得干脆:“不回,爷要去建功立业!”

    “不担心家里被乱兵冲了?”

    “有家丁有护卫,我那不成器的爹也会些拳脚,总不能让家里遭殃吧。”

    虽然有牵挂之色,他想要出城杀敌的信念没动摇。

    马小凤脸露挣扎。

    望着城中某个方向沉默了一会儿,才啐了口唾沫,咬牙道:“走吧!”

    两人都愿意再出城去。

    这回有了鞑子发型,就能放心往令旗那边靠近了。

    “你行不行?你可以留下。”

    谢惟舟目视绯晚。

    这半日冲杀下来,她明显体力亏损很多。

    绯晚摇摇头,“不留,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但去之前,得先补充体力。她带着两个人翻墙摸进几个民宅,厨房里搜刮了食水,就地吃喝。

    宅子里的百姓都躲了,有的在地窖,有的在柴垛下头。绯晚几人穿房过屋,能感觉到宅子里有人,但并不惊扰,吃了些东西就离开。

    一处柴垛下,露出某百姓的衣服一角,绯晚路过时踹了两只木桶过去,帮忙挡住了。

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重新冲进混战乱局之前,三个人彼此对视。

    都没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很快,三个人就像是水滴一样,消失在混战洪流之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怎么会有鞑子兵!狗娘养的!”

    惠妃带人在城里冲杀,远远看见城门处发型特殊的敌军潮水般涌进,气得骂娘。

    镇国公大都督的军令也终于传到了她这边。

    听说让城防军和叛军合在一处,共同御敌,惠妃只是冷笑。

    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他们两人斗得乌眼鸡似的,却便宜了鞑子!古话讲,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可见大梁百年基业,从外头杀很难杀死,倒是内里溃乱了,才让别人摘桃子!”

    跟着惠妃的宫人也纷纷又惊又怒。

    “这些鞑子兵是怎么来到京城的!”

    “肯定有内应!”

    “是谁引了敌人来,咱们乱刀砍死他!”

    惠妃一挺长枪,怒声喊道:“叛国的人自然不能饶,咱们先弄死这些鞑子,再找内贼算账!跟我冲!”

    战马嘶鸣。

    她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。

    身后二十余骑紧紧跟随。

    旋风一样卷向最近的城门。

    如果此时有人从高空看去,就会看到这一队骑兵冲进了敌人堆里,很快和鞑子兵短兵相接。

    他们犀利的冲锋击杀了很多敌人。

    却也很快被更多的敌人围裹。

    街道不是旷野,骑兵的优势不能很好发挥。惠妃和她率领的宫人,渐渐陷入苦战。

    开始出现死伤。

    惠妃腿上中了一刀,鲜血直流。
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娘娘人间清醒,宫斗步步为赢》,方便以后阅读娘娘人间清醒,宫斗步步为赢第211章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娘娘人间清醒,宫斗步步为赢第211章并对娘娘人间清醒,宫斗步步为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