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什么。
别后悔。
10
李卫说,他已经封锁皇宫,谢家的信送不进来。
朕换上朝服,侧头看了一眼还在熟睡中的贵妃:「你以为她为什么破釜沉舟,自损八百也要杀了方明曦?」
用指腹揉开她眉心结的怨:「为了讨好朕,平衡世家和朕之间的关系,她可是忍了方明曦六年。」
自嘲一笑:「不必封锁了,信早就传进来了。」
她什么都知道了。
知道谢夫人已死,甚至知道死于何人之手。
所以才哭肿了眼。
所以才不惜给自己下毒,也要杀了方明曦。
撤手,起身,看着黯淡的天幕:「李卫,该上朝了。」
庭议时不见谢晋,说是生病。
朝堂空前平和。
风雨来前的错觉罢了。
朕趁机办了几个谢家党羽,在书房的案上拆开了暗卫密报。
下面还盖着一封来自江陵的信,署名方明济。
江陵瘟疫肆虐,有人鼓动难民出逃,一时动乱。
方明济为了避免疫病扩散,杀了出逃者三千余众。
此番种种一一在信中禀明。
谢夫人是那三千余众之一。
江陵势力盘综错杂,世家托大,方明济一介孤臣,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。
此次治灾,不仅为治水,还为集权。
朕派方明济去时,给了他杀人的权利。
信末落字:【已得江陵,不负所托,不日归朝请罪。】
11
朕不敢去昭德宫。
怕贵妃的眼神,只能靠睡觉变狗,才能和她亲近一些。
变成大黄醒来时,闻到了火灰的味道。
昭德宫的后院火光冲天,贵妃倚在柱子上,火光在她眼中跳动,妄图给她的眸子染上暖色。
翠心翠玉从殿内搬出来许多画卷:「娘娘,真的要烧吗?」
玉手拂过画卷,缓缓抽出一支,扬手扔向大火。
画卷在空中散开,火光一闪,我看到了那画上的人。
是个十岁左右的少年,手提墨笔,目光无神,茫然地看着窗户,脸上被谁用笔画了几道墨痕,像猫的胡子。
——「师父说西院来了个贵客,你见过他吗?」
——「我叫静恒,师父取的。」
——「你眼睛怎么了?」
——「我很漂亮的,你摸摸,这是眼睛、鼻子、嘴巴……」
——「阿彰,我要回家一趟,回来给你带姆妈做的桂花糕。你可要想我。喏,你再摸摸我,免得忘了。」
我仿佛从梦中惊醒,扑向那大火。
不要!
不要烧!
12
我十岁时突发眼疾,被父皇送到静安寺修养治病。
说是静养,不过是为了躲祸。
好好的突发眼疾,父皇甚至无法严惩下毒的人。
宫妃后面,都站着庞大的世家。
司马家的皇帝就落魄到这种地步。
静安寺不大,但足够安静。
吵闹的只有一个人。